《东极岛》路演揭秘:硬核实拍闯出水下奇观,血性故事里见中国人底色 -

来源:人气:675更新:2025-08-17 18:14:33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8月11日报道:以二战时期“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为原型的电影《东极岛》自上映以来,凭借震撼人心的深海视觉盛宴与展现中国精神的剧情设计赢得广泛热议。8月11日,导演管虎、出品人及总制片人梁静,主演朱一龙、吴磊等主创团队现身上海进行路演活动,与观众分享影片创作背后的动人故事。

影片创作团队强调,希望通过该片成为中国电影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使八十余年前舟山渔民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让中华民族的坚韧品格与仁爱精神永载史册。

电影中水下场景的壮丽画面始终充满冲击力,巨轮沉没时形成的虹吸漩涡特效令观众仿佛置身其中。管虎导演曾透露,影片所有水下戏份均采用实景拍摄方式,"全球尚无此类技术,我们决定自主研发一套水下工业级实拍方案。"为打造虹吸效果,剧组创新使用16条快艇并拆解其发动机制造特效,既保证安全又获得理想视觉呈现。吴老大送葬的戏份中,导演与摄影师共同设定了两大技术难点:在山脊地带取景的物理空间限制,以及每天仅能在日落前半小时拍摄的黄金时间窗口。该场景耗时两天方完成,因拍摄条件严苛每天仅能拍摄十余分钟。更令梁静难忘的是演员的全情投入,拍摄结束后看到倪妮久久未能走出戏份现场,她真实的愤怒情绪令人动容,这份情感既源于演员的沉浸式表演,也寄托着对那些为救人而逝去的普通民众的深切哀悼,他们连从容告别的权利都未曾拥有,这种悲痛与愤怒成为影片最震撼的注脚。

水下逃生戏码扣人心弦,阿荡(吴磊 饰)被困于下沉的船舱内,阿赑(朱一龙 饰)紧急施救,两人共同浮出水面的瞬间引发观众屏息凝神。朱一龙透露拍摄幕后:“这场戏是对前期训练的直接检验,戏码持续时间较长,吴磊需先下潜将道具固定在身上,我则在水下待命。待指令下达后迅速游至他身边移除重物,整个水下过程将近2分钟。上浮时能明显感受到他横膈膜的抽动,这种生理反应让表演更具真实感。”

在影视作品中,阿赑与阿荡之间深厚的羁绊不仅体现在剧情发展上,更在拍摄过程中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吴磊分享道:"我们拍摄时会进行水下互为潜伴的训练,这种协作关系要求彼此在极端环境下互相救援,通过精确的肢体语言和预设的应激程序形成保护机制,这种默契让角色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可信。"他进一步强调,片中每个角色从被迫压抑本能到突破生理限制,最终选择以勇气践行善良的转变过程,展现了令人动容的精神力量。正如梁静所言,渔民们在危难时刻作出的选择源于人性深处的善良本能,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色——质朴而坚韧。真正的勇气并非对抗暴力,而是在认清现实的残酷后,依然坚守内心对正义的信念与人性的温存。

该片因历史真实性引发广泛讨论,被质疑与纪录片《里斯本丸》呈现的历史事实存在差异。面对争议,导演管虎在路演中解释称:"纪录片追求对历史的客观记录,而剧情片则需在真实历史框架内进行艺术加工,通过人物塑造与冲突设计提升叙事张力。"他特别提到片中设置的两个"海盗"角色,以前期与群众对立、后期参与救援的转变轨迹构建戏剧张力,使故事更加丰满。管虎强调,这种创作手法旨在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观影体验。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